中大推算3成港人染幽門螺旋菌 可致胃癌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7/10 14:36

最後更新: 2017/07/10 16:26

分享:

分享:

黃秀娟(左)指,幽門螺旋菌的潛伏期長,患者可能終生帶菌。

胃癌是本港第四大癌症殺手,當中近9成人帶有幽門螺旋菌。中大腸胃科專家翻查來自62個國家、逾1.4萬份相關醫學報告,發現全球有44億人感染幽門螺旋菌,感染率最高的分別是尼日利亞、葡萄牙及愛沙尼亞。在亞洲地區,就有逾半人口感染幽門螺旋菌,當中推算香港目前有約30%人屬帶菌者。

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指,幽門螺旋菌是一種生存在胃部與12指腸內的細菌,可引致消化性潰瘍,甚至胃癌,現時未能解釋幽門螺旋菌的感染原因,「相信主要感染期為12歲前,或透過帶有幽門螺旋菌的母體直接傳播」。她說,由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引致胃部潰瘍,長期服用相關藥物的人士,感染幽門螺旋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3倍,她建議病人如出現腹脹、食慾不振、噁心或嘔吐等癥狀,應盡早進行檢查。

65歲的盧先生於2013年出現上腹疼痛,入院接受內視鏡檢查後確診胃炎,最初因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而兩次滅菌失敗,兩年後轉用第二線抗生素後,翌年成功消除幽門螺旋菌,至今未有復發跡象,其家人亦無受感染。